大家好! 邵雍,作为北宋著名哲学家,其创立的象数之学、先天学等思想体系,为世界人类文明树起了一块辉煌的丰碑,尤其是他的二进制思想,深刻影响了后世科技发展,至今人人都在享受着二进制带来的宏福。百泉这片钟灵毓秀之地,是邵雍的故里,是他生于斯、长于斯,学术思想形成于斯的地方,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。 明嘉靖三十九年(1560 年),瓯江张逊业捐资复建安乐窝,精心打造了东西“天根”和“月窟”各三间,门洞一间、门前石牌坊一座,并缭以石围墙一周,石坊上额镌“安乐窝”三字,两柱镌“手探月窟”“足躡天根”八个大字。这座石牌坊不仅是建筑之美,更是宋代理学的标志,是中国哲学史上的思想高地,见证了邵雍思想的传承与发展。 然而,在 1967 年“文革”期间,造反派头目河务局崔玉、疗养院高进祥、郭风杰等十几个人用绳将安乐窝石牌坊拉翻,又把安乐窝内价值连城的多块石碑砸成两断,曾经辉煌的安乐窝自此沦为残垣断壁,一片废墟。 令人欣慰的是,现有石牌坊照片,原材料大多尚存,仅差中枋一根,右石柱差 1.10 米。几十年来,全国各地名人学者及游客慕名走进安乐窝,看到的却是这般破败景象,千古圣地得不到应有的保护,我们深感愧疚,既对不起祖宗,也对不起急需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的共城人民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文化是民族的血脉,是人民的精神家园,全面建设小康社会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必须要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。”修缮安乐窝石牌坊,是对邵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,是落实文旅融合的重要体现。它不仅能够恢复历史古迹的原貌,展现其昔日的庄严与辉煌,更能吸引更多游客,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。 为此,我们积极发动社会捐款修缮。在此,我们希望得到文物单位的支持与批准,准许我们对安乐窝石牌坊进行修缮。我们承诺,将严格按照相关文物保护规定和要求,邀请专业的修缮团队,确保修缮工作科学、规范、合理,最大程度地还原石牌坊的历史风貌。让安乐窝石牌坊重新焕发出璀璨的光彩,让邵雍文化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和发扬。
重修邵雍长生洞碑记
辉邑钟灵毓秀,人文积厚,贤哲辈出,代有其人。乾坤流转,岁月如矢,邵夫子长生洞之史迹,上载往昔之盛,下关来兹之兴,今勒石为记,彰其往昔光辉,传其千载神韵。 邵夫子雍,卓然挺立于其间,实乃翘楚之英。夫子字尧夫,自号“百源先生”“安乐先生”“家先生” ,宋哲宗嘉其贤德懋绩,赐谥“康节”。其学博洽淹通,上穷千古玄奥之境,下逮当世精微之妙,于哲学、象数、易理、教育、史学、诗道诸事,皆有超凡造诣。《皇极经世》《伊川击壤集》诸宏著,启世界二进制之先河,炳耀千古,为后学所宗仰,诚一代鸿儒也。 回溯公元一零一一年腊月廿五,夫子诞于共城。龆龀之年,随父邵古、母李氏徙居百泉,结茅为庐,号曰“安乐窝”。遂师事李之才,笃志研学,砥砺德行,创“百源学派”。三十九载,迁居洛阳,身列北宋五子,声名远播。神宗熙宁十年七月初五,夫子溘然长逝,享年六十有七。南宋孝宗淳熙初,从祀孔庙,追封“新安伯”;明嘉靖年间,尊称为“先贤邵子”。清康熙御赐“学达性天”匾额,乾隆于百泉为其赋赞,更于颐和园筑“邵窝殿”。夫子之德范,若星辰炳焕于天,千载流芳于世。 “长生洞”者,踞于启贤祠之后。夫子初至百源,于龙凤山巨石之下,辟地成洞,广九平方之域。石下白甘土与活孤石相倚,孤石玲珑剔透,世人誉为“玲珑太古石”,诚稀世之瑰宝。自此,夫子冬居“安乐窝”,其地环山环卫,背风朝阳;夏寓长生洞,清凉宜人,“冬不生炉,夏不用扇”。夫子于此潜心研读,经史百家,靡不淹贯。长生洞见证夫子之勤勉坚毅,非独为栖身之舍,实乃其追求真知、体悟大道之精神寄托。虽历经千有余年风雨侵蚀,然其所涵文化底蕴、承载之历史价值,愈发弥足珍贵。 洞外营造,依八卦之法,考其肇始,约在宋末。岁月悠悠,长生洞历经千年风雨,珍贵非常,难以度量,岁月如流,沧海桑田。1976年,辉县兴修百泉宾馆,长生洞因施工之故,惨遭损毁。幸为省级文保,得移旧材,依原规制迁建于此。奈年深岁久,久未修缮,致洞之房梁断裂,墙面房檐倾圮,房顶渗漏不堪,修缮之举,刻不容缓。 二零二五年二月十四日,新乡辉县市邵氏宗亲会,感怀先贤遗泽,念兹文化传承重任,于邵泽武会长引领之下,决议向社会贤达及邵氏宗亲募资修缮。众人齐心协力,踊跃捐资襄助。四月十二日,工程肇始,工匠咸集,精心营造。至五月廿二日,大功告成。五月廿三日,大雨如注,而重修之长生洞焕然一新,岿然如旧。五月廿六日彩绘,六月十一日工程圆满结束。七月三日,长生洞广场举行竣工开光仪式。 今功成业就,洞焕新姿。雕甍画桷,重现昔日风华;丹楹刻桷,再展往时气象。瞻仰此洞,缅怀邵夫子遗泽,感喟先贤智慧。愿后来者观斯洞、慕其德,承文化之脉,传不朽之业,永志弗忘。谨立此碑,永为铭记! 捐款116065元,开支120542元 设计施工:雍祖三十四世孙 邵长新 木 工:邵长录、宋保民 泥 工:郭照民、蔡秀彬、邵长全、邵泽军 彩 绘:香木河鳳凰古寨李氏古建 撰 文:雍祖三十三世孙 邵泽武 石 刻:秦 淦
|